當家人正處於中風亞急性期,我能做什麼?

亞急性期中風復健措施


中風後的亞急性期,通常指中風發生後數天至數週之間,此時病患的身體狀況逐漸穩定,並進入復健的關鍵階段。此期間的復健目標是促進神經可塑性,加速功能恢復,預防併發症,並幫助病患恢復自理能力。在醫院的環境中,有多種復健措施可以幫助病患:


1. 物理治療(Physical Therapy, PT)


物理治療是中風復健的方式之一,旨在幫助病患恢復動作與肌肉力量。具體內容包括:

- 步態訓練:中風後,病患可能會出現步態不穩、無法行走的情況。透過助行器、平衡訓練以及步態分析,病患可以逐漸恢復行走能力。

- 關節活動度訓練:這有助於保持或增加關節靈活度,防止僵硬和攣縮。醫療人員可能會手動幫助病患進行關節被動活動,或引導病患自主進行主動活動。

- 肌力增強訓練:針對受影響的肢體進行肌力訓練,使用輕量啞鈴、彈力帶等工具,逐漸增加負重,促進肌肉強度與耐力的恢復。


 2. 職能治療(Occupational Therapy, OT)

職能治療專注於恢復日常生活中的功能,幫助病患重新學習如何執行日常活動(ADL),例如洗漱、穿衣、進食等。具體方法包括:

- 手部功能訓練:中風後,病患的手部可能會喪失精細運動能力。職能治療師會透過手部操作訓練,促進手指靈活度和抓握力的恢復。

- 自我照護訓練:教導病患使用輔助工具,學習如何自理個人生活,增加獨立性,減少對他人的依賴。

- 環境調整:職能治療師會評估病患居家或工作環境,提出如何調整環境以提高安全性和便利性,讓病患能夠在回家後保持生活自理。


3. 語言治療(Speech Therapy)

中風可能會影響語言功能,導致病患出現說話困難(失語症)或吞嚥困難(吞嚥障礙)。語言治療師會進行以下訓練:

- 語言復健訓練:包括口語表達、理解、書寫和閱讀能力的訓練,逐步恢復語言交流能力。

- 吞嚥訓練:中風後部分病患可能會出現吞嚥困難,語言治療師會透過特定的吞嚥練習和飲食調整,幫助病患安全進食,預防誤吸和吸入性肺炎。


 4. 心理支持與認知訓練

中風後,病患常常會經歷情緒波動、焦慮、抑鬱等心理挑戰。心理治療師或臨床心理學家會提供心理支持,幫助病患應對情緒困難。此外,若病患出現認知功能障礙,如記憶、注意力或問題解決能力的減退,醫療團隊可能會透過認知訓練來改善這些問題,幫助病患重建生活能力。


5. 電刺激治療與機器輔助訓練

- 功能性電刺激(FES):透過電刺激促進肌肉收縮,幫助病患重新學會控制受影響的肢體,尤其對於上下肢癱瘓的病患效果顯著。

- 機器輔助步行訓練:例如機器輔助步行機(Lokomat),能夠幫助病患重複進行步行動作,促進神經與肌肉之間的重建連接。


 6. 預防二次中風

中風復健的同時,醫療團隊還會幫助病患進行二次中風的預防。這包括:

- 控制血壓、血糖、血脂:通過藥物管理、飲食控制以及規律運動,防止再次中風的風險。

- 戒菸與戒酒:這些是中風風險的重要因素,醫療人員會幫助病患制定戒菸戒酒的計劃,減少復發機率。


結論

亞急性期的中風復健是病患重建生活能力的重要階段。透過多方位的復健治療,包括物理治療、職能治療、語言治療和心理支持,病患能夠逐漸恢復身體功能,並在專業醫療團隊的支持下,邁向更加獨立、健康的生活。同時,持續的監測與預防措施能夠有效降低二次中風的風險,進一步提高復健的效果。